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头雁领航 共同缔造——江汉区召开社区党组织书记能力竞赛区级突围赛暨共同缔造创新案例评选大赛

2023-06-26 23:19 江汉之声微信公众号  

要闻

为进一步加强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全面提升社区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强治理、优服务的能力水平,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2周年,6月25日下午,江汉区召开社区党组织书记能力竞赛区级突围赛暨共同缔造创新案例评选大赛。

本次大赛以共同缔造创新案例讲演的形式开展,邀请了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教授刘成斌,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副教授郭炎,党员生活杂志社副总编、主任编辑李新龙等基层党建方面的领导、专家学者和市级“名书记”代表组成评审组,进行现场指导,以专业化视角审视并择优评选出一批优秀案例。市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主任方莉,区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胡金利,区政府副区长、区红十字会会长向悦出席大赛。

前期,各街道按照班子建设好、队伍管理好、工作机制好、服务群众好和阵地运行好的标准,开展社区党组织书记能力竞赛街道预选赛,经过综合评比,共推选出16名社区党组织书记,参加区级突围赛暨创新案例评选大赛。

干得怎么样,案例大赛见真章

台上,社区书记按照抽签顺序先后进行案例展演,随后进行评委问答。各位社区书记以激昂的斗志、饱满的热情,亮相报工作、亮心谈体会、亮剑比成效,掀起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创新案例“盛宴”。

汉兴街道常二社区通过建强组织、搭建平台、链接资源等,解决如何兼顾大多数人利益、如何集约整合公共空间满足居民需求、如何在旧改工作中融合整改商业街等问题,切实提高居民在旧改中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民权街道王家巷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深耕“航吭百脑汇”,打造“社区合伙人”品牌,将“家里人”变成“社区人”,融合赋能,共同缔造美好生活。

民族街道万年社区坚持用“绣花”功夫推进小院微改造,努力用“小切口”推动居民群众生活环境“大变化”,真正让群众成为老旧小区微改造的“主角”,共绘“微改造”最大“同心圆”。

唐家墩街道唐蔡社区通过建立“电梯智囊团”等自治团队和社区自治制度,提升了社区居民的互信程度、联结了社区内信息网络,培育与发展了社区内的社会资源,吸纳更多的居民参与社区事务,使社区从管理真正走向治理。

常青街道银河里社区围绕“老旧小区改造”主题搭建“有事好商量”议事平台,以服务居民为基本出发点,发挥平台的功能和优势,破解治理难题。

常青街道德润社区依托“老党员之家”银发赋能平台,建立以党员群众为主体、多方共同参与的“一核多元”参与机制和以问题为导向、“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协商共治”的治理体系。

万松街道青年社区通过“你好友邻”商居融合治理探索商户及志愿者的可持续运转,完善创新志愿者积分兑换激励闭环,盘活辖区多元治理主体,共同缔造友好街区。

北湖街道建设社区以在全市率先试点创建低碳社区为契机,盘活社区存量空间,融入低碳元素,倡导“共同缔造”理念,将低碳行为与“实惠”与“优惠”挂钩,增强公众共建低碳社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新华街道江北社区探索形成“九宫格”工作法,将共同缔造理念贯穿基层治理全领域,引导居民成为“缔造师”,与社区“双向奔赴”,共享幸福社区“大火锅”。

满春街道中大社区通过多方筹资筹劳,推动大楼内人居环境序化、亮化、美化,搭建“谋享治心家”居民议事会,组建“星耀志愿服务队”,增加了居民交往频率、拓展了沟通渠道、建立了情感共同体。

万松街道武展社区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在老旧改造中的主体作用,探索“五会”工作机制,让“共同缔造”有平台、有资源、有参与,让老旧小区向“新”而生。

汉兴街道江汉里社区以居民兴趣爱好为切入口,推进“万户业主进团队”,通过设置“架空层改造”等项目议题,推动居民自发形成趣缘型团队,使其从服务使用者变为服务提供者,社区公共服务自我供给能力不断增强,社区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民意街道天后社区以“青春”为主题,组建“正青春”“再青春”“永青春”志愿服务队,着力解决让青年群体服务好老年群体、让青年群体受益受教于老年群体等难题,助力“耆少同乐”社区建设,展现“共治共建共享”新格局。

花楼水塔街道华中社区凝聚下沉党员、物业、辖区单位等多方力量,以“一长三员”为抓手,引导群众全过程参与家门口的民生工程,通过二次供水改造等项目,使社区的事变为大家的事,努力让居民幸福生活成色更足,民生福祉更丰厚。

前进街道燕马社区通过加强党建引领、搭建议事平台、组建服务队伍、制定楼栋公约,让居民“有话说”“有愿动”“有意管”,切实将共同缔造理念融入到楼栋治理的方方面面,激发出社区治理的强大协同合力和持久内生动力。

唐家墩街道高家台社区通过“板凳会”“流动调解桌”,让群众“议事有平台、宣传有话筒、活动有阵地、娱乐有去处”,有效回应老旧小区的治理需求,解决居民群众办证难等问题,让社区的人居环境更加整洁、秩序更加井然、氛围更加和谐。

←左右滑动查看选手风采→

随后,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教授刘成斌对本次大赛进行精彩点评,从系统性、创新性、动力机制三个方面阐述共同缔造工作的想法与思考,并提出意见建议,既为我区持续深化共同缔造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也为进一步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增添了动力和信心。

“这次活动搭建了互学互通、互促互进的平台,大家在互比中‘见贤思齐’,在互鉴中‘择善而从’。”街道、社区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表示,今后继续聚焦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运用共同缔造理念深入推进家门口党建“扎根工程”,努力消除“本领恐慌”,持续深化共同缔造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区委宣传部、区民政局等部门单位相关领导,各街道基层党建、民政工作分管领导,党建办、公共服务办负责人,全区社区党组织书记共170余人参加。

为进一步加强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全面提升社区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强治理、优服务的能力水平,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2周年,6月25日下午,江汉区召开社区党组织书记能力竞赛区级突围赛暨共同缔造创新案例评选大赛。

本次大赛以共同缔造创新案例讲演的形式开展,邀请了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教授刘成斌,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副教授郭炎,党员生活杂志社副总编、主任编辑李新龙等基层党建方面的领导、专家学者和市级“名书记”代表组成评审组,进行现场指导,以专业化视角审视并择优评选出一批优秀案例。市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主任方莉,区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胡金利,区政府副区长、区红十字会会长向悦出席大赛。

前期,各街道按照班子建设好、队伍管理好、工作机制好、服务群众好和阵地运行好的标准,开展社区党组织书记能力竞赛街道预选赛,经过综合评比,共推选出16名社区党组织书记,参加区级突围赛暨创新案例评选大赛。

干得怎么样,案例大赛见真章

台上,社区书记按照抽签顺序先后进行案例展演,随后进行评委问答。各位社区书记以激昂的斗志、饱满的热情,亮相报工作、亮心谈体会、亮剑比成效,掀起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创新案例“盛宴”。

汉兴街道常二社区通过建强组织、搭建平台、链接资源等,解决如何兼顾大多数人利益、如何集约整合公共空间满足居民需求、如何在旧改工作中融合整改商业街等问题,切实提高居民在旧改中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民权街道王家巷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深耕“航吭百脑汇”,打造“社区合伙人”品牌,将“家里人”变成“社区人”,融合赋能,共同缔造美好生活。

民族街道万年社区坚持用“绣花”功夫推进小院微改造,努力用“小切口”推动居民群众生活环境“大变化”,真正让群众成为老旧小区微改造的“主角”,共绘“微改造”最大“同心圆”。

唐家墩街道唐蔡社区通过建立“电梯智囊团”等自治团队和社区自治制度,提升了社区居民的互信程度、联结了社区内信息网络,培育与发展了社区内的社会资源,吸纳更多的居民参与社区事务,使社区从管理真正走向治理。

常青街道银河里社区围绕“老旧小区改造”主题搭建“有事好商量”议事平台,以服务居民为基本出发点,发挥平台的功能和优势,破解治理难题。

常青街道德润社区依托“老党员之家”银发赋能平台,建立以党员群众为主体、多方共同参与的“一核多元”参与机制和以问题为导向、“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协商共治”的治理体系。

万松街道青年社区通过“你好友邻”商居融合治理探索商户及志愿者的可持续运转,完善创新志愿者积分兑换激励闭环,盘活辖区多元治理主体,共同缔造友好街区。

北湖街道建设社区以在全市率先试点创建低碳社区为契机,盘活社区存量空间,融入低碳元素,倡导“共同缔造”理念,将低碳行为与“实惠”与“优惠”挂钩,增强公众共建低碳社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新华街道江北社区探索形成“九宫格”工作法,将共同缔造理念贯穿基层治理全领域,引导居民成为“缔造师”,与社区“双向奔赴”,共享幸福社区“大火锅”。

满春街道中大社区通过多方筹资筹劳,推动大楼内人居环境序化、亮化、美化,搭建“谋享治心家”居民议事会,组建“星耀志愿服务队”,增加了居民交往频率、拓展了沟通渠道、建立了情感共同体。

万松街道武展社区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在老旧改造中的主体作用,探索“五会”工作机制,让“共同缔造”有平台、有资源、有参与,让老旧小区向“新”而生。

汉兴街道江汉里社区以居民兴趣爱好为切入口,推进“万户业主进团队”,通过设置“架空层改造”等项目议题,推动居民自发形成趣缘型团队,使其从服务使用者变为服务提供者,社区公共服务自我供给能力不断增强,社区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民意街道天后社区以“青春”为主题,组建“正青春”“再青春”“永青春”志愿服务队,着力解决让青年群体服务好老年群体、让青年群体受益受教于老年群体等难题,助力“耆少同乐”社区建设,展现“共治共建共享”新格局。

花楼水塔街道华中社区凝聚下沉党员、物业、辖区单位等多方力量,以“一长三员”为抓手,引导群众全过程参与家门口的民生工程,通过二次供水改造等项目,使社区的事变为大家的事,努力让居民幸福生活成色更足,民生福祉更丰厚。

前进街道燕马社区通过加强党建引领、搭建议事平台、组建服务队伍、制定楼栋公约,让居民“有话说”“有愿动”“有意管”,切实将共同缔造理念融入到楼栋治理的方方面面,激发出社区治理的强大协同合力和持久内生动力。

唐家墩街道高家台社区通过“板凳会”“流动调解桌”,让群众“议事有平台、宣传有话筒、活动有阵地、娱乐有去处”,有效回应老旧小区的治理需求,解决居民群众办证难等问题,让社区的人居环境更加整洁、秩序更加井然、氛围更加和谐。

←左右滑动查看选手风采→

随后,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教授刘成斌对本次大赛进行精彩点评,从系统性、创新性、动力机制三个方面阐述共同缔造工作的想法与思考,并提出意见建议,既为我区持续深化共同缔造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也为进一步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增添了动力和信心。

“这次活动搭建了互学互通、互促互进的平台,大家在互比中‘见贤思齐’,在互鉴中‘择善而从’。”街道、社区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表示,今后继续聚焦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运用共同缔造理念深入推进家门口党建“扎根工程”,努力消除“本领恐慌”,持续深化共同缔造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区委宣传部、区民政局等部门单位相关领导,各街道基层党建、民政工作分管领导,党建办、公共服务办负责人,全区社区党组织书记共170余人参加。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