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一头连着“夕阳”,一头连着“朝阳”——打造完整居住社区,擦亮幸福“底色”

2023-07-20 11:40 武汉广播电视台  

近日,记者走进扬子社区,休闲长廊绿意盈盈,不少居民在此“以棋会友”,不亦乐乎。长廊左侧新修葺的大舞台上,社区跳舞队的阿姨们正在排练新学的舞蹈。舞台左侧,蓝紫相间的“儿童剧场”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小朋友们在一起滑滑梯、荡秋千,空气中弥漫着活力与欢乐的气息。

这是江汉区常青街道扬子社区“老旧改造”的硕果之一,也是社区打造“完整居住社区”的一景。

图:扬子社区航拍

打造花园小区,将空间“还”给居民

“改造之前这里都是矮灌木,完全没地方下脚,现在敞亮多了。”在扬子社区住了二十余年的居民黄启桂回忆,以前的扬子社区没有中心广场、没有儿童游乐设施、没有独立的健身区。

“现在我们小区自己就有儿童乐园了,下午凉快一点的时候,剧场这边就有很多小朋友一起玩,月亮湾那边就是老年人比较多,锻炼身体、唠唠家常,大家都很开心。”黄启桂拉着记者说:“你看旁边的花坛,种了海棠、紫薇、梅花,一到开花的季节,小区就像花园一样。”

图:扬子社区中心广场儿童剧场

江汉区常青街道扬子社区书记、主任郭丹丽介绍,此前社区内的乔木结构比较单一,开花的植被较少。为了让居民们能够在“家门口”欣赏到四季花景,江汉区园林局联合街道、社区制定改造方案,补栽梅、樱、海棠、桂花、紫薇等花树,还新栽色块及草皮3600余平方米,并对保留的77株大香樟树进行了修剪。

如今,扬子社区已经“摇身一变”,成为名副其实的“花园小区”,居民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细节感”满满,提升居民幸福感

“没想到我们这种老旧小区也能改造得这么漂亮。”居民余红霞说:“这段时间小区变化很大,路面都刷黑了,每个楼栋的消防栓都统一更换了,楼道里面的管线也都重新规整了,整个小区从里到外焕然一新。”

图:扬子社区中心广场改造后对比图

据了解,扬子社区建于1991年,是武汉最早的一批合作性建房小区,目前社区共有住宅楼60栋,188个单元,1398户居民。此次改造工程注重“精细化”改造,除了对小区的老旧管线、消防设施、破损路面等进行重新规整、修缮外,还在中心广场等地添置了多组户外晾衣架,并在小区内增设停车位20余个,极大提升了居民生活便利度。

“居民们住的舒心,才能过得开心。”郭丹丽介绍,为了提升居住环境,社区制定“精细化”改造方案,同时针对“要建什么?”“在哪里建?”“建成什么样子?”等问题广泛征求居民意见,“比如中心广场改造,我们前后开了七八次议事会,不断修改方案,最终把广场建成了居民们想要的样子。”

守护“一老一小”,提升居住完整度

此外,为了保证“一老一小”的生活质量,社区设置有长者照护中心、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科普大学、图书阅览室等多种机构,服务覆盖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常青街颐伦养老长者照护中心负责人介绍:“为了响应完整居住社区建设理念,我们养老照护中心联合街道、社区,为辖区老年人提供‘三助一护’服务,包括助餐、助洁、助医、理疗等,目前反馈都比较好。”

图:常青街颐伦养老长者照护中心

“小区很多退休的老人都在照护中心按摩、做理疗,家里的小朋友也可以送去托管,都不用出小区,很方便。”居民余红霞告诉记者。

如今,改造后的扬子社区不仅有了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还有了便民服务设施,让居民在步行所及范围内满足多种需求,勾勒完整居住社区的新面貌。

图:扬子社区居民在中心广场排练节目

不断完善“硬环境”,升级“软环境”,扬子社区成为江汉区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个缩影。据了解,2023年江汉区全年计划实施改造25个老旧小区,涉及居民7301户,建筑面积72.47万平方米。未来,江汉区将不断加大改造、整治力度,高质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为居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空间。

近日,记者走进扬子社区,休闲长廊绿意盈盈,不少居民在此“以棋会友”,不亦乐乎。长廊左侧新修葺的大舞台上,社区跳舞队的阿姨们正在排练新学的舞蹈。舞台左侧,蓝紫相间的“儿童剧场”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小朋友们在一起滑滑梯、荡秋千,空气中弥漫着活力与欢乐的气息。

这是江汉区常青街道扬子社区“老旧改造”的硕果之一,也是社区打造“完整居住社区”的一景。

图:扬子社区航拍

打造花园小区,将空间“还”给居民

“改造之前这里都是矮灌木,完全没地方下脚,现在敞亮多了。”在扬子社区住了二十余年的居民黄启桂回忆,以前的扬子社区没有中心广场、没有儿童游乐设施、没有独立的健身区。

“现在我们小区自己就有儿童乐园了,下午凉快一点的时候,剧场这边就有很多小朋友一起玩,月亮湾那边就是老年人比较多,锻炼身体、唠唠家常,大家都很开心。”黄启桂拉着记者说:“你看旁边的花坛,种了海棠、紫薇、梅花,一到开花的季节,小区就像花园一样。”

图:扬子社区中心广场儿童剧场

江汉区常青街道扬子社区书记、主任郭丹丽介绍,此前社区内的乔木结构比较单一,开花的植被较少。为了让居民们能够在“家门口”欣赏到四季花景,江汉区园林局联合街道、社区制定改造方案,补栽梅、樱、海棠、桂花、紫薇等花树,还新栽色块及草皮3600余平方米,并对保留的77株大香樟树进行了修剪。

如今,扬子社区已经“摇身一变”,成为名副其实的“花园小区”,居民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细节感”满满,提升居民幸福感

“没想到我们这种老旧小区也能改造得这么漂亮。”居民余红霞说:“这段时间小区变化很大,路面都刷黑了,每个楼栋的消防栓都统一更换了,楼道里面的管线也都重新规整了,整个小区从里到外焕然一新。”

图:扬子社区中心广场改造后对比图

据了解,扬子社区建于1991年,是武汉最早的一批合作性建房小区,目前社区共有住宅楼60栋,188个单元,1398户居民。此次改造工程注重“精细化”改造,除了对小区的老旧管线、消防设施、破损路面等进行重新规整、修缮外,还在中心广场等地添置了多组户外晾衣架,并在小区内增设停车位20余个,极大提升了居民生活便利度。

“居民们住的舒心,才能过得开心。”郭丹丽介绍,为了提升居住环境,社区制定“精细化”改造方案,同时针对“要建什么?”“在哪里建?”“建成什么样子?”等问题广泛征求居民意见,“比如中心广场改造,我们前后开了七八次议事会,不断修改方案,最终把广场建成了居民们想要的样子。”

守护“一老一小”,提升居住完整度

此外,为了保证“一老一小”的生活质量,社区设置有长者照护中心、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科普大学、图书阅览室等多种机构,服务覆盖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常青街颐伦养老长者照护中心负责人介绍:“为了响应完整居住社区建设理念,我们养老照护中心联合街道、社区,为辖区老年人提供‘三助一护’服务,包括助餐、助洁、助医、理疗等,目前反馈都比较好。”

图:常青街颐伦养老长者照护中心

“小区很多退休的老人都在照护中心按摩、做理疗,家里的小朋友也可以送去托管,都不用出小区,很方便。”居民余红霞告诉记者。

如今,改造后的扬子社区不仅有了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还有了便民服务设施,让居民在步行所及范围内满足多种需求,勾勒完整居住社区的新面貌。

图:扬子社区居民在中心广场排练节目

不断完善“硬环境”,升级“软环境”,扬子社区成为江汉区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个缩影。据了解,2023年江汉区全年计划实施改造25个老旧小区,涉及居民7301户,建筑面积72.47万平方米。未来,江汉区将不断加大改造、整治力度,高质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为居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空间。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