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开 学 倒 计 时

2023-08-31 17:39 江汉之声微信公众号  

要闻

每年9月的第一天,早高峰总是格外堵。

暑假过去,背书包的伢们在路上和同学叽叽喳喳地重逢,学校的围栏外,放心不下的家长张望了好久才离开。

我们马上意识到:又到开学的时候了啊。

目前江汉区共有81所幼儿园,28所小学,19所中学,2所职业学校。明天,全区80000多名学生将开始他们的新学年。

在他们身后,开学的倒计时已经悄然开始。

3,2,1 ……

交警罗琳和她的同事们正在给校车做开学前的最后“体检”。

每年开学前,江汉区交通大队都会对辖区所有校车进行安全检查,车辆性能、灯光、反光标志,种种细节,都要一点点排查。

明天,罗琳也会到学校门口维持交通秩序。

这班“护学岗”,她已经站了11年。

守护过无数孩子的开学之路,她却从来没有机会目送自己的孩子在开学那天踏入校园。

罗琳的女儿妞妞已经读到小学三年级,最初也会为此生气和哭闹,但随着年纪的增长,她逐渐理解了这分遗憾背后的意义。

她会骄傲地告诉同学,“看到那些正在守护我们的交通警察了吗?我妈妈就是其中一员。”

爱不只是身边的守护,更是心灵的牵系。

8月中下旬,江汉区红领巾精武学校的老师们就返校“开工”了,布置教室,调整桌椅,筹备新生见面会。

这个学期,28岁的王媛就要成为三年级1班的新晋班主任,她亲自设计了班级板报和文化墙,这是一个以“修竹”为主题的班级,翠绿的竹叶下贴着学生的照片和书法作品。

王媛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站上讲台那天,讲的是认识数字,面对一年级的孩子,她紧张得要命。而在近几年的一次区级公开课上,某一个瞬间,她感觉自己彻底放下了所有紧张和拘谨,“从那以后,无论上什么样的课都觉得得心应手了。”

她为学生的新课本系上漂亮的丝带,还为大家准备了小扇子,上面写着“前程似锦”和“未来可期”。关于班主任的工作,她也早早开始了设想,“我一直在看相关的书,我想让每个学生都找到合适自己的班干部岗位,大家一起管理班级。”

新的学期,对于王媛和她的学生们都会是一个惊喜。

教师职业令人羡慕的点莫过于寒暑两假,但对于万松园路小学足球教练邓世俊,陪着孩子们踢球,历来不分寒暑。

上周刚比完晚报杯中小学生足球赛,市青少年校园足球超级联赛第二阶段也进入了倒计时。万松园路小学经过第一轮选拔,U9-U12(三至六年级)四个组别全部入围。

“孩子们难得能有两周假期,现在我们多思考多计划,先调整好状态等待队员归来。”距开学还有3天,邓世俊一面为小队员们的赛训成绩欣喜,一面又紧锣密鼓地制定新一学期训练计划。

30余年扎根教育事业,足球教学他早已烂熟于心,却总会因每一颗精彩进球、每一点成长进步、每一个鲜活灿烂的生命,增长对教育工作的热爱。

孩子就要进入幼儿园了,金女士觉得“比自己以前开学还要焦虑”。

她早早开始向其他宝妈取经,钻研小红书和知乎上的“开学攻略”,她提前买好了粘土、绘画本、画笔、手工材料,定做了孩子的刺绣姓名贴,打算缝在孩子的衣服、毛巾和书包上,方便老师分辨。

“以前听说家长第一次送小朋友上幼儿园,大人小孩都哭成一片,总觉得不可思议,但是现在好像能理解这种心情了。”

往孩子的书包上缝姓名贴时,她的脑海里突然响起了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记忆中还在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的宝贝,好像就在某一天某一刻突然长大了。

8月30日上午不到9点,邹莉华校长和一群老师们就忙碌起来。

一年级Face To Face 家校见面会正在进行,邹莉华除了安排统筹外,还充当起校园“NPC”,指引一组组新生家庭来到校园文化墙前打卡,定格新生家庭第一次到校的画面。

汉口辅仁小学CBD校区是一所年轻的学校,于2021年9月建校。

邹莉华还记得建校初期,只有3个年级6个班200多名学生,十几名老师在一起“并肩作战”。两年过去,学校里有了5个年级13个班500名学生,教师队伍中也不断加入新鲜血液,目前最年轻的是一名99年的教师,只有24岁,邹莉华笑称是“拉低了教师团队的平均年龄”。

今年一年级新进4个班,还新增设五年级,邹莉华提前带着老师们将教室分布、教学活动都梳理完善,做足了开学准备。

新的年级、新的老师在这所新新校园,一起迎接新的未来。


每年开学前,杨女士都会和女儿一起为开学做准备,从最开始的包书皮、整理书包,到制定新学期的计划和目标,成绩、规划和未来逐渐成为她们的话题。

小学第一天入学时,杨女士送女儿来到学校,看着她满怀期待、高高兴兴地走进校园。今年开学,女儿就要升入高三。她早就不再需要送女儿上学了,但这仍然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日子。

“我希望她能顺利地度过这关键的一年,不辜负过去付出的所有努力。”

“阿姨,我要两个粉丝包。”

“3元,来,拿好。”

凌晨三点,取水楼小学对面雪晶大包店亮起了灯,一对夫妻忙里忙外,分工和面、包馅料,等着蒸笼里热气翻涌,天正微微亮。

开学,也意味着那些背着小书包、眼见着一天天蹿高的孩子们回来了,每天早晨夫妻俩又将被一声声“叔叔”“阿姨”淹没。

“小朋友们吃得开心,我们也开心。”他们说,忙碌的早晨也是充实一天的开始。

开学前一天,邬家墩小学校园食堂叮当作响。

主厨朱启隆在不同地方做了30年菜,鲜少碰着像邬家墩小学这般较真的。“周五中午,食堂提供红烧糖醋排骨、大骨海带汤……富含蛋白质、食物纤维……”看似简单的一顿午餐,食谱却得由老师、学生、家长及食堂师傅联合组成的“膳食委员会”提前定下,营养搭配明明白白,口味如何提前尝试。

低年级学生口味偏淡,高年级爱多放些辣,有的对鱼虾过敏,有的想常换菜式,如何照顾好800余名学生的饮食,是朱启隆的“备课内容”。

新的学期,他与厨房工作人员有个共同心愿:“希望孩子们吃得开心,每天加饭菜的伢越来越多!”




每一年都有人毕业

每一年都有怀着紧张和期待走进校园的新面孔

和成长本身一样

开学这件事是如此司空见惯

又如此意义重大

在家人和老师的目光中

孩子们走过一学期又一学期

一年又一年

当我们离开校园

成为父母、成为老师

成为属于自己的社会角色之后

“开学”又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意义

原来

目送过我们开学的人

比我们想象的更多

每年9月的第一天,早高峰总是格外堵。

暑假过去,背书包的伢们在路上和同学叽叽喳喳地重逢,学校的围栏外,放心不下的家长张望了好久才离开。

我们马上意识到:又到开学的时候了啊。

目前江汉区共有81所幼儿园,28所小学,19所中学,2所职业学校。明天,全区80000多名学生将开始他们的新学年。

在他们身后,开学的倒计时已经悄然开始。

3,2,1 ……

交警罗琳和她的同事们正在给校车做开学前的最后“体检”。

每年开学前,江汉区交通大队都会对辖区所有校车进行安全检查,车辆性能、灯光、反光标志,种种细节,都要一点点排查。

明天,罗琳也会到学校门口维持交通秩序。

这班“护学岗”,她已经站了11年。

守护过无数孩子的开学之路,她却从来没有机会目送自己的孩子在开学那天踏入校园。

罗琳的女儿妞妞已经读到小学三年级,最初也会为此生气和哭闹,但随着年纪的增长,她逐渐理解了这分遗憾背后的意义。

她会骄傲地告诉同学,“看到那些正在守护我们的交通警察了吗?我妈妈就是其中一员。”

爱不只是身边的守护,更是心灵的牵系。

8月中下旬,江汉区红领巾精武学校的老师们就返校“开工”了,布置教室,调整桌椅,筹备新生见面会。

这个学期,28岁的王媛就要成为三年级1班的新晋班主任,她亲自设计了班级板报和文化墙,这是一个以“修竹”为主题的班级,翠绿的竹叶下贴着学生的照片和书法作品。

王媛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站上讲台那天,讲的是认识数字,面对一年级的孩子,她紧张得要命。而在近几年的一次区级公开课上,某一个瞬间,她感觉自己彻底放下了所有紧张和拘谨,“从那以后,无论上什么样的课都觉得得心应手了。”

她为学生的新课本系上漂亮的丝带,还为大家准备了小扇子,上面写着“前程似锦”和“未来可期”。关于班主任的工作,她也早早开始了设想,“我一直在看相关的书,我想让每个学生都找到合适自己的班干部岗位,大家一起管理班级。”

新的学期,对于王媛和她的学生们都会是一个惊喜。

教师职业令人羡慕的点莫过于寒暑两假,但对于万松园路小学足球教练邓世俊,陪着孩子们踢球,历来不分寒暑。

上周刚比完晚报杯中小学生足球赛,市青少年校园足球超级联赛第二阶段也进入了倒计时。万松园路小学经过第一轮选拔,U9-U12(三至六年级)四个组别全部入围。

“孩子们难得能有两周假期,现在我们多思考多计划,先调整好状态等待队员归来。”距开学还有3天,邓世俊一面为小队员们的赛训成绩欣喜,一面又紧锣密鼓地制定新一学期训练计划。

30余年扎根教育事业,足球教学他早已烂熟于心,却总会因每一颗精彩进球、每一点成长进步、每一个鲜活灿烂的生命,增长对教育工作的热爱。

孩子就要进入幼儿园了,金女士觉得“比自己以前开学还要焦虑”。

她早早开始向其他宝妈取经,钻研小红书和知乎上的“开学攻略”,她提前买好了粘土、绘画本、画笔、手工材料,定做了孩子的刺绣姓名贴,打算缝在孩子的衣服、毛巾和书包上,方便老师分辨。

“以前听说家长第一次送小朋友上幼儿园,大人小孩都哭成一片,总觉得不可思议,但是现在好像能理解这种心情了。”

往孩子的书包上缝姓名贴时,她的脑海里突然响起了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记忆中还在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的宝贝,好像就在某一天某一刻突然长大了。

8月30日上午不到9点,邹莉华校长和一群老师们就忙碌起来。

一年级Face To Face 家校见面会正在进行,邹莉华除了安排统筹外,还充当起校园“NPC”,指引一组组新生家庭来到校园文化墙前打卡,定格新生家庭第一次到校的画面。

汉口辅仁小学CBD校区是一所年轻的学校,于2021年9月建校。

邹莉华还记得建校初期,只有3个年级6个班200多名学生,十几名老师在一起“并肩作战”。两年过去,学校里有了5个年级13个班500名学生,教师队伍中也不断加入新鲜血液,目前最年轻的是一名99年的教师,只有24岁,邹莉华笑称是“拉低了教师团队的平均年龄”。

今年一年级新进4个班,还新增设五年级,邹莉华提前带着老师们将教室分布、教学活动都梳理完善,做足了开学准备。

新的年级、新的老师在这所新新校园,一起迎接新的未来。


每年开学前,杨女士都会和女儿一起为开学做准备,从最开始的包书皮、整理书包,到制定新学期的计划和目标,成绩、规划和未来逐渐成为她们的话题。

小学第一天入学时,杨女士送女儿来到学校,看着她满怀期待、高高兴兴地走进校园。今年开学,女儿就要升入高三。她早就不再需要送女儿上学了,但这仍然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日子。

“我希望她能顺利地度过这关键的一年,不辜负过去付出的所有努力。”

“阿姨,我要两个粉丝包。”

“3元,来,拿好。”

凌晨三点,取水楼小学对面雪晶大包店亮起了灯,一对夫妻忙里忙外,分工和面、包馅料,等着蒸笼里热气翻涌,天正微微亮。

开学,也意味着那些背着小书包、眼见着一天天蹿高的孩子们回来了,每天早晨夫妻俩又将被一声声“叔叔”“阿姨”淹没。

“小朋友们吃得开心,我们也开心。”他们说,忙碌的早晨也是充实一天的开始。

开学前一天,邬家墩小学校园食堂叮当作响。

主厨朱启隆在不同地方做了30年菜,鲜少碰着像邬家墩小学这般较真的。“周五中午,食堂提供红烧糖醋排骨、大骨海带汤……富含蛋白质、食物纤维……”看似简单的一顿午餐,食谱却得由老师、学生、家长及食堂师傅联合组成的“膳食委员会”提前定下,营养搭配明明白白,口味如何提前尝试。

低年级学生口味偏淡,高年级爱多放些辣,有的对鱼虾过敏,有的想常换菜式,如何照顾好800余名学生的饮食,是朱启隆的“备课内容”。

新的学期,他与厨房工作人员有个共同心愿:“希望孩子们吃得开心,每天加饭菜的伢越来越多!”




每一年都有人毕业

每一年都有怀着紧张和期待走进校园的新面孔

和成长本身一样

开学这件事是如此司空见惯

又如此意义重大

在家人和老师的目光中

孩子们走过一学期又一学期

一年又一年

当我们离开校园

成为父母、成为老师

成为属于自己的社会角色之后

“开学”又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意义

原来

目送过我们开学的人

比我们想象的更多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