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你们知道预防溺水应该怎么做吗?”
“不会游泳可以救人吗?”
10月13日,正值第34个国际减灾日,江汉区减灾办组织区应急管理局、区教育局、汉兴街道办事处等部门以及区消防救援大队、武汉蓝天救援队,在大兴第一实验学校开展了一场以“共同打造有韧性的未来”为主题的防灾减灾应急知识宣传及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当日,武汉蓝天救援队的专家们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讲解了自然灾害及意外事故的应对方法,介绍了“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由来及背景意义,为大兴第一实验学校的师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防灾减灾课。
讲座结束后,疏散警报响起,全体师生按照预先设定的步骤和路线疏散逃生,师生们沉着冷静、行动有序,展示了良好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江汉区消防救援大队组织师生们使用逃生帐篷,开展消防逃生演练。消防员现场展示器材并讲解消防安全常识,并组织师生“零距离”体验消防护具,指导师生如何在紧急情况下做好个人防护,提高他们在突发状况中的自救意识和能力。
“专家们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让我们对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应对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该校张艳萍校长介绍道。各种形式的逃生演练,不仅提高了师生们灾害风险防范意识,还提高了各类突发灾害发生时的自救互救能力,对构建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这些防灾减灾知识对孩子们的成长也非常有益。
据悉,江汉区将进一步扩大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范围,积极推动防灾减灾活动进家庭、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让防灾减灾知识深入人心。
“我们要把减灾防灾知识送到中小学校中去,从小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防灾减灾氛围。”在现场参加此次活动的武汉市应急管理局地震处二级调研员曾柯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