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七五”普法助力江汉高质量发展

2020-11-02 15:01

要闻

汇两江之灵秀,领一城之繁盛。精致江汉,品质城区。在这两江交汇、江汉朝宗的福地,“12·4”国家宪法日、“4·15”国家安全教育日等普法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法治文化公园、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法治宣传网络直播、抖音视频普法等重大项目落地开花,成为江汉群众拓宽学法视野、提高普法效果的有效渠道;遇到问题找法律援助律师,解决不了的纠纷找人民调解员,社区律师随时为群众答疑解惑。

5年来,江汉区开展各项法治宣传活动9520余场次,发放法律读本、法治宣传册、普法宣传品等180多万份,受众达210余万人次。江汉区荣获湖北省“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区称号,涌现出了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熊念、石斌、田霖、涂可蔼,全国“城乡社区抗疫巾帼先锋”倪娟、全国“反邪教卫士”屈申、全国模范司法所长胡丽娅等一批先进模范人物。

“七五”普法已近尾声,江汉区将再接再厉,探索更多普法依法治理的新路径、新办法、新形式,进一步推动全民普法守法,加快推进江汉治理现代化。

强化“谁执法谁普法”工作督导机制  构建齐抓共管“大普法”新格局

江汉区先后出台《江汉区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实施意见》《关于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的意见》等文件,同时在全市各城区中率先编制各单位“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工作方案,变普法主管部门“独唱”为各部门“大合唱”,形成全区“大普法”新格局。普法责任具体细化到部门单位科所站队级,年度普法责任清单全覆盖,普法依法治理纳入绩效考核,确保了制度有力。

“靶向”普法有层次有力度  引领社会尊法学法守法新风尚

从群众最期盼的法律问题入手,“七五”普法以来,江汉区紧抓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开展靶向普法。

开展“法治与我同行”活动,让宪法、民法典走进千家万户,融入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制定出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实施意见,推行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述法考评机制;法治进课堂、宣讲进校园、校外法治实践齐发力,源头普法工程全面推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法治教育网络;依托社会综合治理网格细化普法单元,丰富的公共法律服务产品、多样化的法治文化活动;以服务带动企业普法,为企业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特殊群体进准普法,普法进拘留所助力教育转化,精准对接妇女儿童、残疾人等法律需求。


打造全媒体普法产品矩阵  担负起全民普法新使命

“七五”普法以来,江汉区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守正创新,实施普法产品供给侧改革,构建普法平台、创优普法形式、强化文化引领,推进法治入脑入心。

构建媒体普法平台。借力传统媒体,开设“江汉普法基层行”“江汉普法在线”等普法专栏。活用新兴媒体,建立了一批“江汉牌”微信公众号普法矩阵,构建“立体化”普法格局。

创优创新普法形式。开启法治宣传直播模式,专题制作系列法治动画宣传片,向群众开展公益普法宣传展播百余部。

强化法治文化引领。因地制宜将法治元素融入校园、社区、火车站、码头等场所,建立健全基层法治文化公共设施体系。

强化法治实效导向  推动基层治理实现新发展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普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解决市民最关心、最现实的法治问题,增强群众对于法治建设的获得感,推动法治建设可持续发展。

深入开展“服务大局普法行”主题实践活动,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三大攻坚战”、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服务民营企业、“企业走出去”开展专项法治宣传教育。组织开展了“防控疫情、法治同行”专项法治宣传行动,推进疫情防控法律进社区、进网络、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进机关、进公共场所等基层和一线,为依法防控疫情打造了群众基础和舆论氛围。

©来源:长江日报


汇两江之灵秀,领一城之繁盛。精致江汉,品质城区。在这两江交汇、江汉朝宗的福地,“12·4”国家宪法日、“4·15”国家安全教育日等普法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法治文化公园、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法治宣传网络直播、抖音视频普法等重大项目落地开花,成为江汉群众拓宽学法视野、提高普法效果的有效渠道;遇到问题找法律援助律师,解决不了的纠纷找人民调解员,社区律师随时为群众答疑解惑。

5年来,江汉区开展各项法治宣传活动9520余场次,发放法律读本、法治宣传册、普法宣传品等180多万份,受众达210余万人次。江汉区荣获湖北省“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区称号,涌现出了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熊念、石斌、田霖、涂可蔼,全国“城乡社区抗疫巾帼先锋”倪娟、全国“反邪教卫士”屈申、全国模范司法所长胡丽娅等一批先进模范人物。

“七五”普法已近尾声,江汉区将再接再厉,探索更多普法依法治理的新路径、新办法、新形式,进一步推动全民普法守法,加快推进江汉治理现代化。

强化“谁执法谁普法”工作督导机制  构建齐抓共管“大普法”新格局

江汉区先后出台《江汉区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实施意见》《关于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的意见》等文件,同时在全市各城区中率先编制各单位“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工作方案,变普法主管部门“独唱”为各部门“大合唱”,形成全区“大普法”新格局。普法责任具体细化到部门单位科所站队级,年度普法责任清单全覆盖,普法依法治理纳入绩效考核,确保了制度有力。

“靶向”普法有层次有力度  引领社会尊法学法守法新风尚

从群众最期盼的法律问题入手,“七五”普法以来,江汉区紧抓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开展靶向普法。

开展“法治与我同行”活动,让宪法、民法典走进千家万户,融入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制定出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实施意见,推行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述法考评机制;法治进课堂、宣讲进校园、校外法治实践齐发力,源头普法工程全面推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法治教育网络;依托社会综合治理网格细化普法单元,丰富的公共法律服务产品、多样化的法治文化活动;以服务带动企业普法,为企业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特殊群体进准普法,普法进拘留所助力教育转化,精准对接妇女儿童、残疾人等法律需求。


打造全媒体普法产品矩阵  担负起全民普法新使命

“七五”普法以来,江汉区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守正创新,实施普法产品供给侧改革,构建普法平台、创优普法形式、强化文化引领,推进法治入脑入心。

构建媒体普法平台。借力传统媒体,开设“江汉普法基层行”“江汉普法在线”等普法专栏。活用新兴媒体,建立了一批“江汉牌”微信公众号普法矩阵,构建“立体化”普法格局。

创优创新普法形式。开启法治宣传直播模式,专题制作系列法治动画宣传片,向群众开展公益普法宣传展播百余部。

强化法治文化引领。因地制宜将法治元素融入校园、社区、火车站、码头等场所,建立健全基层法治文化公共设施体系。

强化法治实效导向  推动基层治理实现新发展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普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解决市民最关心、最现实的法治问题,增强群众对于法治建设的获得感,推动法治建设可持续发展。

深入开展“服务大局普法行”主题实践活动,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三大攻坚战”、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服务民营企业、“企业走出去”开展专项法治宣传教育。组织开展了“防控疫情、法治同行”专项法治宣传行动,推进疫情防控法律进社区、进网络、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进机关、进公共场所等基层和一线,为依法防控疫情打造了群众基础和舆论氛围。

©来源:长江日报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