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皮划艇、操作遥控救生圈、操作救生抛投器……6月26日上午,一场“硬核”的水上应急救援演练在江汉区后襄河公园(后襄河南路)水域启动。该活动将持续5天,针对江汉区各级应急救援人员的水上救援能力展开“比武练兵”,全面提升防汛抢险、洪涝灾害及其他水上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能力。
进入6月,武汉市遇上汛期和梅雨季,全市湖泊水位明显上升。据悉,为备战防汛防涝实战,江汉区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来自江汉区应急管理局、江汉区水务和湖泊局、江汉区园林局、江汉区消防救援大队、武汉市蓝天救援队、武汉市江汉区赛孚救援队等单位以及12个街道办事处参加演练,实现各级应急救援人员全覆盖。
当天,后襄河公园内天朗气清、水面平静,连日降雨导致水位线升高。江汉区应急管理局指挥中心谢强介绍说,本次演练包括岸上科目和水上科目,模拟因连续强降雨导致湖泊水位上涨,有市民在游玩时不慎落水的情形,考核救援人员通过各种设备、手段实施有效救援的能力。
皮划艇驾驶演练区
救援人员在下水前,反复检查救生马甲、浮力安全头盔等装备是否穿戴准确。“浮力安全头盔的前帽檐要在眉毛上方1cm的位置,这样既不会挡住我们的视线,也能很好地保护我们的额头……”武汉市蓝天救援队的国际急救员(AHA)导师万斌一边示范,一边向参训人员讲解。
遥控救生圈操作演练区
救援人员抛出u型智能救生圈,救生圈遇水自动打开,救援人员则通过操作方向杆,快速靠近受困人员,并带至安全区域。据介绍,这种u型智能救生圈相对传统救生圈,抛投距离更远、精准度更高,速度可达每秒钟6.7米,最大承重量是260公斤,相当于3位成人。
一声枪响后,救援人员发射救生抛投器,“咻”地一声向目标抛出救生圈。这是救生抛投器操作演练区。江汉区赛孚救援队队长李锦涛介绍,在无法靠近落水者的时候,这个工具成为施救利器。他将弹药舱连接发射枪的底座,在气压上升到合适程度时,朝着斜上方45度进行发射,将救生设备空投到指定位置。
医疗救护区
救援人员还需要展示心肺复苏的施救水平。“胸外按压30次以及2次人工呼吸为一个循环,按压尽量不中断,即使中断也不能超过10秒钟。”武汉红十字会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吕希俊正在提醒救援人员施救要点。
据了解,这是江汉区第二年组织覆盖全区的实战性水上救援演练,活动期间将有3个职能部门、12个街道办事处(109个社区)的388人参训,当天已有100余名防汛防涝抢险救援队员完成水上应急救援演练。“本次集训内容既实用又全面,除了发射救生抛投器还需要请教老师,其他的科目我基本上都掌握了,汛期遇到水上险情就不会慌张,会沉着应对。”来自江汉区应急管理局的胡燕妮参加完所有科目的训练后兴奋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