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大兴路鞋城:银河集团的成长与城市记忆的塑造

2023-10-17 23:35 江汉之声微信公众号  

要闻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射在大兴路上,沉静了一晚的街道逐渐开始热闹起来。街上的行人和运货的工人相交汇,形成了一幅独特的画面。他们互不干扰,却又相互依赖。

在这幅画面里,作为大兴路标志建筑的银河鞋城就像一个安静的旁观者,它见证着这条街道日复一日的变化,也见证着每一个路过的行人和打工人的故事。它是这条街道的记忆,也是这个城市的记忆。

来自河北的叶冬梅,来大兴路的银河鞋城打拼已20余年,可以说是见证了银河鞋城的发展史。“早期这里都是一些铁棚搭的鞋档,整个鞋城的经营有点无序。那段时间我们都是埋头经营自己的一方天地,对未来的发展很是迷茫。”叶冬梅谈起最早时候的银河鞋城市场是相对杂乱的。

2003年,湖北银河联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后称“银河集团”)正式收购汉正街银河大厦产权,将银河鞋城市场升级为“世纪银河品牌鞋业交易中心”。随后银河集团将这种无规模、无管理、无体系的商贩沿街售卖模式升级为商场统一经营模式。银河集团将原来零散商贩整合入驻为银河鞋城市场商户,将1200多家商户进行统一管理;针对以前无组织的营业模式和松散服务态度,银河集团进行统一规定培训,并且每层楼配备服务台和专业楼层管理员,用更专业的服务带来更完美的购物体验。

“在我们快有些干不下去的时候,这样一个新的经营模式让我们有了一个方向,让我们明白了只有走品质化的路线才能更好地发展下去。”叶冬梅觉得,正是20年前的这次契机,给银河鞋城的商户们打开了一个新的发展思路。

银河鞋城一角

“我们将地下室改为床上用品市场,一、二楼引进鞋业批发客户形成鞋业市场,三至五楼开发成为仓库,通过这种划片的分类,将市场整合并规范化了。”银河鞋城的工作人员谈起当初的首次改造,正是这次改造让银河鞋城在大兴路这条鞋街上逐渐脱颖而出,成为了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标建筑。

来自浙江温州的小伙陈云辉是银河鞋城内一家鞋店的老板,他2010年来的武汉,当年17岁就来到了银河鞋城,先在鞋城打工,后开设了自己的鞋子品牌和鞋店。对于陈云辉来说,银河鞋城见证了他的打拼史。

“这个鞋城作为大兴路的一个标志,吸引着大量的客户来此,相当于为我们天然引流。而像我们这样的大批自有品牌商户做出高品质的鞋子,让回头客越来越多,也让鞋城的人气越来越旺。”陈云辉觉得银河鞋城和自己在相互成就。

从2003年至今,银河鞋城已经过多次改造,每一次的改造,银河鞋城的宗旨就是走高品质路线,将大量的品牌鞋厂如木林森、意尔康等引进市场,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鞋类商户进行重新组合并分门别类等多个举措,让银河鞋城一直能保持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我们作为企业不仅仅只是为了盈利,更希望通过帮助这些市场里的商户,让他们能有更好发展后再来反哺我们。同时也能通过这个不断做大的鞋城带动更多人就业,让辖区的老百姓得到实惠。”银河集团总裁赵来民谈道,鞋城不但是要扩大大兴路鞋街的市场,也是希望能让更多对鞋行业感兴趣的人能从事到这个行业来,带动整个鞋街的经济。

银河集团深耕大兴路鞋市三十余年,目前已经达到了集团曾经设定的“2121”目标,即:年销售200亿元;服务1000家鞋商;培育2000个鞋类品牌;创造10000个就业岗位,同时致力于将大兴路打造成全国鞋业的风向标。

银河集团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整个企业骨子里也沉淀着“大爱、责任、敬业、无畏”的底蕴。银河集团多次为社会公益、爱心助学、慈善公益、抗震防汛捐款、抗击疫情、政府文化宣传等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集团对残疾员工提供职业指导并加强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更快上手工作内容,同时对家庭困难职工也提供帮助,保障他们基本生活需求,除工资之外,给予相应的福利补贴。

集团长期关注和支持社会爱心助学教育,资助多个困难家庭儿童,在了解到辖区内有一家与80多岁奶奶相依为命的小女孩莎莎家中无经济来源后,便进行了爱心捐赠,资助小女孩从小学到大学所有学费,并提供生活补贴,解决小女孩生活、上学问题。

繁荣大兴路,银河集团通过提升商品价值、提供适宜的配套服务、加大宣传推广等,召集到更多不同级次的鞋商,包括拥有强大实力的原武汉海宁皮革城商户入驻大兴路鞋城,通过打造新模式,线上线下融合创新,推动产业集约化发展,将大兴路打造成影响全市、覆盖全省、辐射全国,集“皮鞋、皮衣、皮草一站式购皮”为一体的皮具文旅特色一条街,从而成就“大兴路中国鞋街”的美名。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射在大兴路上,沉静了一晚的街道逐渐开始热闹起来。街上的行人和运货的工人相交汇,形成了一幅独特的画面。他们互不干扰,却又相互依赖。

在这幅画面里,作为大兴路标志建筑的银河鞋城就像一个安静的旁观者,它见证着这条街道日复一日的变化,也见证着每一个路过的行人和打工人的故事。它是这条街道的记忆,也是这个城市的记忆。

来自河北的叶冬梅,来大兴路的银河鞋城打拼已20余年,可以说是见证了银河鞋城的发展史。“早期这里都是一些铁棚搭的鞋档,整个鞋城的经营有点无序。那段时间我们都是埋头经营自己的一方天地,对未来的发展很是迷茫。”叶冬梅谈起最早时候的银河鞋城市场是相对杂乱的。

2003年,湖北银河联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后称“银河集团”)正式收购汉正街银河大厦产权,将银河鞋城市场升级为“世纪银河品牌鞋业交易中心”。随后银河集团将这种无规模、无管理、无体系的商贩沿街售卖模式升级为商场统一经营模式。银河集团将原来零散商贩整合入驻为银河鞋城市场商户,将1200多家商户进行统一管理;针对以前无组织的营业模式和松散服务态度,银河集团进行统一规定培训,并且每层楼配备服务台和专业楼层管理员,用更专业的服务带来更完美的购物体验。

“在我们快有些干不下去的时候,这样一个新的经营模式让我们有了一个方向,让我们明白了只有走品质化的路线才能更好地发展下去。”叶冬梅觉得,正是20年前的这次契机,给银河鞋城的商户们打开了一个新的发展思路。

银河鞋城一角

“我们将地下室改为床上用品市场,一、二楼引进鞋业批发客户形成鞋业市场,三至五楼开发成为仓库,通过这种划片的分类,将市场整合并规范化了。”银河鞋城的工作人员谈起当初的首次改造,正是这次改造让银河鞋城在大兴路这条鞋街上逐渐脱颖而出,成为了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标建筑。

来自浙江温州的小伙陈云辉是银河鞋城内一家鞋店的老板,他2010年来的武汉,当年17岁就来到了银河鞋城,先在鞋城打工,后开设了自己的鞋子品牌和鞋店。对于陈云辉来说,银河鞋城见证了他的打拼史。

“这个鞋城作为大兴路的一个标志,吸引着大量的客户来此,相当于为我们天然引流。而像我们这样的大批自有品牌商户做出高品质的鞋子,让回头客越来越多,也让鞋城的人气越来越旺。”陈云辉觉得银河鞋城和自己在相互成就。

从2003年至今,银河鞋城已经过多次改造,每一次的改造,银河鞋城的宗旨就是走高品质路线,将大量的品牌鞋厂如木林森、意尔康等引进市场,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鞋类商户进行重新组合并分门别类等多个举措,让银河鞋城一直能保持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我们作为企业不仅仅只是为了盈利,更希望通过帮助这些市场里的商户,让他们能有更好发展后再来反哺我们。同时也能通过这个不断做大的鞋城带动更多人就业,让辖区的老百姓得到实惠。”银河集团总裁赵来民谈道,鞋城不但是要扩大大兴路鞋街的市场,也是希望能让更多对鞋行业感兴趣的人能从事到这个行业来,带动整个鞋街的经济。

银河集团深耕大兴路鞋市三十余年,目前已经达到了集团曾经设定的“2121”目标,即:年销售200亿元;服务1000家鞋商;培育2000个鞋类品牌;创造10000个就业岗位,同时致力于将大兴路打造成全国鞋业的风向标。

银河集团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整个企业骨子里也沉淀着“大爱、责任、敬业、无畏”的底蕴。银河集团多次为社会公益、爱心助学、慈善公益、抗震防汛捐款、抗击疫情、政府文化宣传等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集团对残疾员工提供职业指导并加强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更快上手工作内容,同时对家庭困难职工也提供帮助,保障他们基本生活需求,除工资之外,给予相应的福利补贴。

集团长期关注和支持社会爱心助学教育,资助多个困难家庭儿童,在了解到辖区内有一家与80多岁奶奶相依为命的小女孩莎莎家中无经济来源后,便进行了爱心捐赠,资助小女孩从小学到大学所有学费,并提供生活补贴,解决小女孩生活、上学问题。

繁荣大兴路,银河集团通过提升商品价值、提供适宜的配套服务、加大宣传推广等,召集到更多不同级次的鞋商,包括拥有强大实力的原武汉海宁皮革城商户入驻大兴路鞋城,通过打造新模式,线上线下融合创新,推动产业集约化发展,将大兴路打造成影响全市、覆盖全省、辐射全国,集“皮鞋、皮衣、皮草一站式购皮”为一体的皮具文旅特色一条街,从而成就“大兴路中国鞋街”的美名。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