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凝聚各类治理资源,激活群众自治活力,激发干部担当意识,更好为群众服务,2019年,万松街道开始实施《“51560”创新社区治理计划》,打造“51560(我要我努力)”社区治理品牌,要求5年时间内,15个社区(现为14个)至少办成60件惠民实事。截止2023年,累计完成63件惠民实事,成功积累了一大批行之有效的“知民意、察民情、解民忧”工作方法,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强根基,积极作为暖民心”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近日,江汉区万松街道举行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51560”创新项目总结表彰大会,街道、社区干部共同回顾过去五年开展项目取得的丰硕成果,谋划下一阶段的实事项目。
“51560”创新项目总结表彰大会
红色力量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人民服务的先锋力量。街道、社区以“党建引领”为基本工作思路,积极发动下沉党员、居住地党员、楼宇党员等发光发热,为共同缔造注入持续性活力。
走进三镇中心项目会议室,航侧社区下沉党员李筠正在讲授主题党课。社区邀请省委党校教授、区委党校老师和省广电下沉党员及其他老党员共同组成“薪火宣讲团”,创新采取音乐党课、电影党课等形式,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五年以来,街道共计组建30余支党员队伍,在经济建设、应急处突、社区治理、文明创建等领域彰显“红色力量”。
航侧社区“薪火宣讲团”
在集聚区,街道坚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己任,不断完善资源整合机制,党建引领的效能得到充分激发。成立38个“两新”组织党组织,党组织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建设5个楼宇理事会,举办企业阅享会、企业家沙龙等活动,引领更多企业主动参与治理。
“万有引力 益企同行”企业家沙龙
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民谋利,是实施“51560”的重要做法。街道、社区大力开展“民情民意民生问题大调查”,通过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成功地把居民和社区的关系从“你和我”变成“我们”、从“要我做”变成“大家一起做”。
“家里有小补小漏时,没有工具实在不方便,特地花钱买一个也不太值当”“很多邻居把闲置工具堆在楼道,上下楼都不方便”......在青年社区“左邻右理”议事会上,“丁当铺子”应运而生。社区在公共区域设置“免费工具共享柜”和“物品交换共享盒”,居民的烦恼由居民共同解决。社区还组建了“丁当铺子红色工作队”,队员有水、电、木工等各类能工巧匠,也有能为社区治理出谋划策的热心人士。通过“丁当铺子”,更多能人热心人参与社区自治,提高了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青年社区“丁当铺子”工具箱
街道在解决邻里纠纷、老旧小区改造等诸多实际问题过程中,打造“万”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品牌,搭建“我爱我家”楼栋自管组、“幸福公园议事会”等13个协商议事平台,白松社区“说事评理”工作室被评为全市“三方联动”典型案例。
白松社区“说事评理”工作室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在“51560”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街道通过联动下沉单位、联合职能部门、链接智力平台等多种途径,从人、财、物各个方面整合资源,聚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在王家墩公园,云天社区联合辖区多家企业商户主办“云天四季”系列活动,通过音乐会、趣味运动会、美好生活市集等多种形式,共建包容、有趣、有益的社区生活场景。辖区50余家企业商户积极参与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居民也通过社区公益基金支持社区公益建设。2023年,街道、社区设立3个公益基金,发动2506人次捐款,累计筹集近10万元资金。
“云天之夏”公益慈善音乐节
街道也持续链接优质资源,扩大深化基层社会治理的“朋友圈”,于2021年正式启动“万有引力智汇伙伴计划”,通过建立社区治理实践基地、开设社区教育学院、组建智汇导师团等,与38家共建单位、3个高校专家团队、3个民主党派和10余个社会组织结成“智汇伙伴关系”。
万松街道启动“万有引力智汇伙伴计划”
华中师范大学“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基地”挂牌云天社区
云天社区为“智汇导师团”成员颁发聘书
如何把提升居住幸福这件民生工程办到居民群众的心坎上?武展社区有自己的答案。两年前还是墙面老化、电线混乱连接、地面坑坑洼洼的武展社区教委宿舍片区如今面貌焕然一新。崭新的大门、以淡黄为底色的长廊、干净整洁的马路、毫无油渍的墙面……大到房屋外立面改造,小到居民家中灶台升级,从“面子”到“里子”,全面实现了老旧小区逆龄生长。
从“里子”到“面子”全面更新的武展社区教委宿舍院
在推进14号院更新的过程中,社区组织居民自我筹款,把长达150多米的老旧院墙刷上20多幅3D彩画,打造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文化墙。后续又聚力打造地质大院共智花园、广播大院共享花园项目,将老旧的小区一隅蜕变成活力多彩的公共空间。
老旧小区“网红”文化墙
改造后的广播大院共享花园生机勃勃
街道结合城区更新、完整社区建设要求,采取“一社区一方案”模式,对21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美化25处院落,惠及10760户居民,解决污水漫溢、居民出行不便、消防安全隐患等各类民生问题,实现群众的安居、宜居、优居。打造一支有能力、有担当、有情怀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的关键。街道通过培训赋能,让干部在理论学习中提升职业素养,建立项目责任制,在一线实战中提升工作技能,搭建交流比武平台,在成果检验中激励干部奋发作为。
“社区治理是一门大学问,今天的培训让我意识到只有不断学习先进治理经验,才能让自己在社区管理上更加得心应手”社区党委书记在街道“万有引力 因我而熠”社区品牌共创赋能培训上有感而发。从公文写作到基层治理品牌项目打造,每一次培训都在街道、社区干部中引起热烈反响。
“万有引力 因我而熠”社区品牌共创赋能培训会
街道还通过书记沙龙、路演等来分析各社区项目实施进展,找准问题,摸清症结,经过反复锤炼,社区工作者的文字功底、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场面把控能力都得以提升,总计7人次获得全国、省、市、区先进个人荣誉。
“万有引力”社区学院书记沙龙
从“我要我努力”到“万松新传奇”。五年时间,在推进“51560”项目过程中,万松街道实现了“党建得到加强,居民得到实惠,社区面貌得到改善,干部得到锻炼”等多个治理目标,干部们“卷了起来”,居民商户“动了起来”,社区治理“活了起来”。在未来的治理中,街道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激励作为、发动参与、优化机制,继续书写“万松新传奇”,在共同缔造的理念下构建出“红色阵地更强大,居民参与更广泛、资源整合更有效、工作机制更顺畅、行政效率更提高”的基层治理新样态。